2023-02-13 17:30:48
10月18日,《日本经济新闻》刊文批评所谓“与中国脱钩”的论调。文章表示,在乌克兰危机加剧、全球供应链中断的背景下,欧美国家仍在试图将中国从全球经济体系中剥离并孤立。然而,世界不可能“去中国化”,一旦失去中国,全球市场将付出巨大代价。
文章分析称,从原料进口到产品组装,日本都与中国紧密相连。2020年,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26%,远高于从美国等国家的进口额。如果脱离中国,日本产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并且比乌克兰危机造成的日本物价上涨幅度高得多。根据日本早稻田大学估算数据显示,中国向日本出口的零部件等商品中,如果80%中断两个月,日本的家电、汽车等都无法正常生产,预计约53万亿日元的生产额将消失,这相当于日本GDP的约10%白白蒸发。
可见,日本难以承担“与中国脱钩”的严重后果。如今,上任一年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为了扭转支持率下降的趋势,将目光转向提振经济。据共同社10月14日报道,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将制定一揽子重振经济计划,该计划的主要重点在应对物价上涨和日元贬值、刺激工资增长、通过投资和改革重振经济。与此同时,岸田文雄表示,鉴于乌克兰危机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很可能使电费从明年春天开始飙升20%至30%,旨在减少家庭电费的计划最早将于明年1月开始实施。
对于国际贸易合作,中国的包容合作态度始终未变。10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完善全球治理的努力不会改变,推动全球合作的行动不会改变。”未来,中国将坚持开放包容、与时俱进,以实际行动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