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 10:27:02
美国两型登月火箭的首飞箭在弦上,国家队的SLS一切正常,预计8月底启程,但一直被大家看好的“星舰”最近却有些掉链子。自B7助推器上次在测试中发生“爆燃”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当地时间8月6日,现场又“轰”的一声爆管了,如同晴天霹雳一样打在SpaceX心头。
星舰B7又爆了?
原来,就在这两日,“星舰”B7刚刚从总装厂回到发射台,33台“猛禽”二代发动机才装上外圈的20台,有着“筷子”之称的发射塔捕捉机械臂液压管就突然发生了爆炸。“星舰”的一、二级上塔组装以及回收,全靠这套“筷子”,液压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星舰回收的捕捉机械臂
目前,SpaceX并未发布这次事故的原因,修复的时间也未知,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严重的,“筷子”捕捉机械臂暂时肯定是不能使用了,为此利勃海尔的超级起重机LR11350又被启动,担负起吊装“星舰”B7的重任。与此同时,在检修“筷子”的时候,有人发现液压管上画了很多“鬼画符”,写满了各种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仿佛直接将液压管当成了黑板。
星舰捕捉臂上的鬼画符
星舰捕捉机械臂上的文字
这些“鬼画符”,肯定又要像SpaceX在路边组装“星舰”一样,被人吹捧一番。“星舰”非核心部件的组装,的确不需要严格的无尘车间,而且马斯克也似乎特别愿意展示他们的“粗放”,但“猛禽”发动机的生产、“星链”卫星的制造,还是离不开高净洁度的无尘车间,SpaceX也从不对外公开展示这些关键信息。
星舰工厂
好了,我们继续说捕捉臂。“星舰”的吊装和回收,都离不开捕捉机械臂,它像筷子一样“轻轻”夹起箭体,但实际上并不轻,仅B7助推器液氧舱的重量就有3000吨,甲烷舱设计最大容量为750吨;第二级“星舰”液氧舱的最大容量则为1000吨,甲烷舱最大容量250吨,整个“星舰”起飞重量超过5000吨,而“超级重型”助推器的回收,也达到了数百吨,十分考验捕捉机械臂的“功底”。
当然,这次吊装还是用起重机
这个“功底”不仅包括捕捉机械臂所能承受的力度,还有至关重要的着陆精准度,毕竟相比庞大的“星舰”来说,最后飞回发射塔的时候,误差要求在数十厘米,无疑是“百步穿杨”。对此,中俄对重型火箭的复用,不约而同都采用了绳网系统,或许是对精准回收信心不足,如果“星舰”成功了,倒是能打开全世界的思路。
星舰回收
绳网回收
此前在今年1月份,“星舰”发射塔的捕捉机械臂曾经挂着两个各重100吨的水袋,进行了负重测试,而好事的网友则将它PS成蓝色起源公司“蓝色月亮”瘪掉的水袋,借此嘲讽前世界首富贝索斯的月球登陆器。不过,现在对于马斯克来说,压力一点也不比贝索斯小。
捕捉臂挂水袋测试负重能力
P图嘲讽贝索斯
因为竞争对手SLS虽然“大器晚成”,湿彩排中出现了一些故障,但都是小问题或者是发射塔的“锅”,SLS预计在8月29日进行首飞,目前来看,问题不大。而“星舰”的问题却越来越大,肯定是赶不上SLS的进度了,而且在首飞的时候爆炸的可能性很大,连马斯克也只是希望爆炸不要发生在发射台上,别毁了发射塔和捕捉机械臂就行。
马斯克都做好了星舰首飞爆炸的准备